郭守敬的天文儀器之一,有一放置在西貢天文公園內
direction determining table, aka horizontal gnomon
其貌不揚, 但古人在建築房屋, 街道, 城牆等, 非常注重要對正東南西北方向, 考工記亦有題及正四方,水平。簡儀基架也有架設一正方案,以正南北
功能: 記錄日出日沒的晷影
: 定子午線南北方向, 及東西方向(正四方)
若用來測量緯度,需要準確垂直(how?)豎立在子午線平面上, 似乎有點複雜:
1.測定緯度時,在正方案中心畫 兩條正交直線,分別代表天極 及天赤道方向。
2.再按黃赤交角, 在赤道上下各繪一平行線, 與規圈各相交於兩點,每點分別 代表夏、冬二至時太陽的方向。
把正方案垂直懸掛在平行 子午面,並於冬至或夏至中午時,在案中心及規圈相交點 各插一小棒。
3.以案中心為軸心 轉動正方案,使三棒的影子重疊。北極線的高度便是當地 緯度。
NB 此方法是要首先知道黃赤交角的角度(23.44度)。
在元史中根本不是這樣記載:
又测用之法,先测定所在北极出地度,即自案地平以上度,如其数下对南极入地度,以墨斜经中心界之,又横截中心斜界为十字,即天腹赤道斜势也。”
解释:用倾斜墨线经正方案中心,测量出天空中北极星(南极星)出地角度,又在对应出地角度倾斜墨线上横截中心得出来的十字交叉,得到的就是天球赤道面的倾斜度。
或用此公式(邱紀良)
φ = 90° –(a1+ a2)÷2
φ : 緯度 latitude
a1,a2 : 冬至,夏至的太陽離地面的角度,或叫太陽仰角 sun elevation angle
Btw,PBS用" 2 stick quadrant", 就簡單易明得多了
Reference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