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编制新历法期间,郭守敬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,他组织进行了大量观测,观测点多达20余个,分布在南北达万里、东西五千里的广大区域中。
郭守敬主要进行了日影、北极出地高度(观察北极星的视线和地平面形成的夹角度数)、春分秋分昼夜时刻的测定。新测二十八宿距度,平均误差还不到5';
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,误差仅1'多;取回归年长度为365.2425日,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一致。这些观测的结果,都为编制全国适用的历法提供了科学数据。
但番查新元史, 明史, 稱作黃道赤道差. 黃道的數據, 應是從太陽的視運動觀測(日塵), 再用當時的數學, 如勾股,弧矢,方圓等會圓術(Approximation) 去計算出來,而並非用測量方法.
在現代天文學中,球面三角學可輕易地解決不同座標系的 換算問題。但在數學並不發達的 古代,只好採取比較笨拙的方 式:用赤經圈把赤道圈和黃道圈劃分成若干個弧段,然後相同赤 經的黃、赤弧段對照比量,兩兩 相減,可列出一個差值表,再利 用內插法求出連續差值表。也就 是說,不管是黃道度數化成赤道 度數,還是赤道度數化成黃道度 數,查連續黃赤差值表,或加或 減,即爲所求。(估計此方法用作檢測有黃道赤道的天文儀器)
除非當時已經發現/接受大地是圓的 ( eg 學習自Maragha 天文台), 那就可以推論出南北回歸線(夏至冬至日影長)與黃道赤道的關係
黃道上還有兩個重要的點稱為夏至點和冬至點。地球運行到夏至點的時候,是自轉軸的北極最傾向太陽的時候。那一天地球北極和太陽光方向的夾角是90°–ε。在冬至點的時候,是自轉軸的北極最偏離太陽的時候。那一天地球北極和太陽光方向的夾角是90° +ε。
黃赤交角的大小,即ε的數值,可否在地球上測量?怎麼量?
有日圭,就可以測量ε的大小。
由日圭可以很容易地測得正午太陽離開地平面的角度(仰角)。我們稱此角度為a 角。請參考圖1.12。在夏至時,量得a 角的數值為a1。在冬至時,量得a 角的數值為a2。有了這兩天的數值,ε的大小就可以用下面簡單的式子求出:
ε=(a1–a2)÷2
圖1.12 夏至和冬至時陽光與地平面的夾角關係
ME 是赤道面,MY 是黃道面,ε是黃赤交角,φ是緯度,OG 為日圭標竿,垂直於地平面,Oa 為OG 在地平面上的投影長度。∠a 即太陽的仰角。∠a = 90° –∠G= 90° –∠GMY。夏至時,∠a 之大小稱為a1。∠GMY =φ–ε,故a1 = 90° –φ+ε。
冬至時,∠a 之大小稱為a2。∠GMY = φ + ε,故a2 = 90° – φ – ε。因此得知
ε =(a1– a2)÷2,φ = 90° –(a1+ a2)÷2
由a1 和a2 的實際測量數值,得ε為23.44°。這也就確定了地球赤道面是以23.44°傾斜於黃道面的11。而66.56°(= 90°–ε)就是地球自轉軸和黃道面之間的夾角,也是北極圈所在的緯度。
B:從以上解釋濃縮簡化表達( no proof):
NB: 郭守敬跟Ulugh Beg 用 大型象限儀 quadrant 去直接測量大不同.
Reference:
漢程網
皇朝禮記圖式欽定象限儀 :14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