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仪主要由3部分组成。上部为赤道经纬仪(含四游仪、赤道环、百刻环等),用以观望测天体的赤道坐标位置;下部北面是地平经纬仪(含地平环与立运环),用以测量地平纬度;下部南面是正方案,用以校正仪器的南北方向。 結構圖 赤道装置在仪器上部,避免遮挡视线: 郭守敬(1231-1316)把赤道坐标系统放置在仪器的顶部,只保留了四游环、百刻环和赤道环三个环。四游环即赤道 双环,双环间相距一寸,在子、午、卯、酉四处相连接。其中,子、午二连接处分别有突起的圆柱状物, 即为枢轴的南、北两端, 四游双环可绕之旋转,由此 而得名四游环。在四游双环的内、外侧环面均刻有周 天度数,转动四游环可以测定天体的去极度;利用四 游环和赤道环及附属的界衡,可以测定天体的入宿 度。赤道环之外,有一道百刻环,利用它与四游环和 界衡,可以测定地方真太阳时,再通过数学计算,可以推算出黄道坐标来,所以郭守敬把黃道環就可以省略了。 四游环独立于赤道之上,除北天极附近外,可 对整个天空一望无际,再不会有遮挡视线的弊端。郭 守敬把这三种装置合并为一,既可节省仪器所佔的空 间,又可更有效地发挥三种装置各自的功能。 百刻環: 郭守敬在简仪上运用新的刻度方式,这也是 一个创新。 我国古代测量天体定方位的角度单位是 “古度”,分天球为365 1/4 古度。这是因为一年有365 1/4日, 将太阳在天球上平均每天所运行的一段路程定为1古度。 古度以下的零数,用四分法约为少、半、太,即4度、1/2 度和度,还附加有强、弱做余分。 ( 它们都是目测估算 的,测算起来极不准确 。) 从晋到隋唐时期,对度以下 的尾数分为十二等分,这样稍微明确一些。 对于天文 测量,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。 而当时的浑仪刻度已 估量到了1/12,这要比上述方式较为精确了。 可是郭守敬认为像这样比较粗略的单位,使用起来还是欠缺 精确。于是郭守敬对刻度分划进一步精细化,他不是 如前人那样约估一个尾数,而是采用了十进制与百进制的结合。将四游環上的1度,划刻做10格(,再测度到半格)。读数时将1度作100分、1格作10分;(半格做5分, 为读数的最小单位。) 用以测量日月、星辰在天空中的 位置,精确度大大超过了浑仪。 元史: 百刻環,徑六尺四寸,面廣二寸,周布十二時、百刻,每刻作三十六分,厚二寸,自半已上廣三寸。 郭守敬还在百刻环上刻有12个时辰,百刻中每刻 又细...